课题名称 表观遗传学修饰技术对链霉菌属菌株149培养(添加抑制剂,以不添加的作为对照)浸膏制备抑菌/细胞毒活性分析对抑菌活性表现差异的发酵液浸膏,HPLC分析指纹图谱的变化2.实验方法:2.1链霉菌属菌株149amp;166的活化制备常用100ml高氏培养液作为种子培养基活化菌株,25℃ 180rpm摇床培养48h,获得种子液。
高氏合成培养基组成(1L):可溶性淀粉:20.0g,KNO3:1.0g,K2HPO4:0.5g,MgSO4`7H2O:0.5g,NaCl:0.5g,FeSO4`7H2O:0.01g2.2化学表观遗传试剂筛选在表观遗传修饰的过程中用到的一些化学试剂称为表面遗传修饰剂,目前常用的表观遗传修饰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其中选择烟酰胺、丙戊酸钠和丁酸钠作为待筛选试剂;另一类为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其中选择5-氮杂胞苷、5-氮-2--脱氧胞苷作为待筛选试剂。
将待筛选的化学表观遗传试剂分别用DMSO溶解,设置初始浓度300mu;mol/L,添加到菌株的培养液中,摇床培养7天后获取其粗浸膏,通过高相液相色谱分析,与空白条件作对比,若出现新的代谢产物或产量出现明显变化,则为对该菌株有效的化学表观遗传试剂。
2.3使用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处理链霉菌属菌株149amp;166接种上述种子液到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同时进行两组发酵培养。
对照组培养基配制:制备常用无机盐培养基(寡营养),装液量250ml,25℃,180rpm摇床培养7天。
实验组培养基配制:制备与对照组等量液体发酵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筛选出的化学表观遗传试剂,使用对照组相同的培养基及实验条件。
发酵完成后分别抽滤收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菌丝与发酵液,菌丝用丙酮浸泡过夜后抽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去除丙酮,水相部分用乙酸乙酯抽提三次,发酵液用乙酸乙酯抽提三次,合并菌丝与滤液有机层,并对有机相减压浓缩得到粗浸膏,粗提物用甲醇溶出,甲醇挥干后再溶于1%DMSO,置于-20℃备用。
2.4 样品的抑菌活性及细胞毒活性测定2.4.1样品的抑菌活性测定根据浸膏提取结果选用96孔板法:待测粗提物用生理盐水洗室,使其终浓度为500、100、50、32、16、4、1、0.5mu;g/mL.针对受试菌,向每孔加入肉汤培养基178mu;L,菌悬液20mu;L,2mu;L待测定粗提无,每组样品设3个平行加样孔,以加终浓度为10mu;g/mL万古霉素,1%DMSO、培养基,为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将96孔板置于37℃培养箱,静置24h后,每孔加入20mu;L的0.5%TTC,晃动混匀,37℃继续孵育1-3h,观察受试菌株的生长状况,培养空显示红色则表示有细菌生长,记录抑制受试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