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万维网的核心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这是一项推荐标准[1] 、外语原文:W3C Recommendation、见本处参考资料原文内容:[1] )。
2014年10月29日,万维网联盟宣布,经过接近8年的艰苦努力,该标准规范终于制定完成[2] 。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HTML标准自1999年12月发布的HTML4.01后,后继的HTML5和其它标准被束之高阁,为了推动Web标准化运动的发展,一些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叫做 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Web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 -WHATWG) 的组织。WHATWG 致力于 Web 表单和应用程序,而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 专注于XHTML2.0。在 2006 年,双方决定进行合作,来创建一个新版本的 HTML。[3]
HTML5草案的前身名为 Web Applications 1.0,于2004年被WHATWG提出,于2007年被W3C接纳,并成立了新的 HTML 工作团队。
HTML 5 的第一份正式草案已于2008年1月22日公布[4] 。HTML5 仍处于完善之中。然而,大部分现代浏览器已经具备了某些 HTML5 支持。
2012年12月17日,万维网联盟(W3C)正式宣布凝结了大量网络工作者心血的HTML5规范已经正式定稿[5] 。根据W3C的发言稿称:“HTML5是开放的Web网络平台的奠基石。”
2013年5月6日, HTML 5.1[6] 正式草案公布。该规范定义了第五次重大版本,第一次要修订万维网的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在这个版本中,新功能不断推出,以帮助Web应用程序的作者,努力提高新元素互操作性。
X在移动设备开发HTML5应用只有两种方法,要不就是全使用HTML5的语法,要不就是仅使用JavaScript引擎。
JavaScript引擎的构建方法让制作手机网页游戏成为可能。由于界面层很复杂,已预订了一个UI工具包去使用。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