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沙丁胺醇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31 15:32:31

硫酸沙丁胺醇片的生物等效性

1、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世界支气管患者有3亿左右,且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每年因患哮喘死亡的人数也达18万之多。支气管哮喘也因此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使得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用量也急剧增加。但市场上药物良莠不齐,按照CFDA相关要求,需要对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 沙丁胺醇(Salbutamol sulfate)是一种选择性的高效beta;2受体激动药,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beta;2受体,有效地抑制组胺等致过敏性物质的释放,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特异性的扩张作用。其对心脏的beta;1受体的激动作用较弱,故其增加心率作用仅异丙肾上腺素的1/10,基本上无心悸的不良反应,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等。

因沙丁胺醇不易被消化道的硫酸酯酶和组织中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故本品口服有效,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0%,服后15~30分钟生效,2~4小时作用达高峰,持续6小时以上。气雾吸入的生物利用度为10%,吸入后1~5分钟生效,1小时作用达高峰,可持续4~6小时,Vd(表观分布容积)为1L/kg。大部分在肠壁和肝脏代谢,进入循环的原形药物少于20%,主要经肾排泄。制止发作多用气雾吸入,预防发作则可口服。

本课题对弘森药业生产的硫酸沙丁胺醇片与原研Glaxo Smithkline K.K.生产的Venetlin进行一致性评价,按照CFDA相关要求,对两种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预试验研究。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内分析沙丁胺醇,国外有文献报道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由于仪器及试剂条件限制,该法在国内许多实验室难以开展。本试验采用液质联用法(UPLC-MS)测定血浆中的硫酸沙丁胺醇。

3、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3.1 理论依据

中国药典生物等效性相关指导原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