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乙素预防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脏毒性实验文献综述

 2023-01-12 15:52:26

一课题简介:

阿霉素等蒽醌类药物在治疗实体肿瘤及白血病的化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单药或与其它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均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一个强有力的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临床观察,蒽环类于用药早期即可出现急性心肌损伤,晚期出现剂量依赖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不可逆的慢性心肌改变。因此,探讨葸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护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预阿霉素诱发心脏毒性的机制十分复杂和多样性,一般认为,其分子中的蒽醌基团,在黄嘌呤氧化酶、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65还原酶及NADH脱氧酶等酶系统的作用下,获得1个电子,生成半醌自由基,然后与氧作用产生超氧离子(O2),超氧离子可歧化为H2O2。半醌自由基及(O2)可将Fe3 还原为Fe2 ,与H2O2作用产生羟自由基(OH),其心脏毒性与自由基形成有关。目前,仅有一个预防蒽环类心肌毒性的药物右丙亚胺(Dexrazoxane),该药于1995年7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它可有效的降低病人发生慢性心衰,但是可能会导致诸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同时已有报道提出该药会降低蒽环类药物的抗癌药效,并且价格昂贵,故在发展中国家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五味子乙素是从五味子属植物提取的联苯环辛二烯类木脂素,具有促进细胞内GSH氧化还原循环的功能,GSH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而GSH氧化还原循环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机理。五味子乙素具有很好的预防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毒性的作用。目前认为其机制是:促进细胞内GSH氧化还原循环,清除蒽环类药物在心肌细胞内通过醌单电子循环而产生的超氧负离子、ROS、活性氮等,五味子乙素在预防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毒性的作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旨在探索中药一类新药五味子乙素预防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脏毒性实验。

二实验材料

2.1药品

阿霉素(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右丙亚胺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配有25ml:0.468(0.167mol/l)乳酸钠注射液作为专用溶剂;五味子乙素片

2.2试剂

生理盐水(氯化钠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氨基甲酸乙酯(乌来糖)上海青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2.3实验设备

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荧光倒置显微镜(型号:DMI3000B);高性能通用台式离心机(型号:MultifugeX1R);生化培养箱(型号:SPX-608SH-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型号:LDZX-50KBS);精密天平(型号:BSA124S);纯水机/超纯水(型号:BarnsteadRO/BarnsteadEASYPUREII);生化培养箱(型号:SPX-608SH-Ⅱ);酶标仪(型号:MultiskanMK3);86℃立式超低温冰箱(型号:Forma900-86℃立式超低温冰箱);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7721紫外分光光度计)

三实验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